-
不足:热门商品经常缺货,维修不方便
优点:有设计感,颜值高,LOGO好看,做工优异
综合:产品主要为露营装备和服饰,偏向于机能潮流、轻户外,高昂的售价、显眼的标志、日式的风格迎合了当前的精致露营风气。 钛制品是当家产品,有水杯、碗具、炉具、勺叉等,轻量化、强度高。目前钛产品全部为日本工厂生产,售价大概是国产的2-3倍。色变的钛水杯颜值更高,当然价格也要翻几倍,目前闲鱼上出现了很多DIY,很有意思。厨具里面除了钛制品,像铸铁锅、陶锅等,性能上没有很大优势。 雪峰的露营产品,如帐篷、行军床、椅子,同样的高售价,是国内挪克的3倍以上,而且经常断货。主要为颜值和设计买单,适用于周末公园、郊区露营,真正去走长线还是选择专业的品牌吧。
-
不足:国内代理推广不力,售价高,售卖渠道少,版型不适合国人
优点:LOGO好看标志显眼,配色花哨多样,善用拼色,设计有亮点
综合:从UTMB赛事选手着装来看,德国的雪豹跟法国的萨洛蒙类似于阿迪与耐克的关系,两个品牌均主打越野跑和滑雪装备。但在国内的知名度和普及率上,雪豹远远不及萨洛蒙。 就使用过的越野跑鞋来说,鞋楦窄不适合国人,需要买大1-2号。跑鞋均使用V底,个人感觉综合性能优于萨洛蒙,大底齿纹长,在砂石路面抓地力强,但湿滑路面防滑性稍差。 在雪豹体验营中试用过水袋包和越野手杖。雪豹的服装可以说别出心裁,比如越野跑冲锋衣后背水袋仓设计,拉开拉链可以扩容使身体不束缚;水袋包背后有抽绳用于调节后背贴合度,长距离水袋包有横向可收纳的手杖袋设计,这些独特的设计别的品牌都没有。越野手杖据说跟BD是同一个台湾代工厂,轻便且涂装好看,售价跟黑钻同系列相仿。雪豹没有萨洛蒙slab这样的高端系列标注,只根据产品适用场景划分,产品区分度不够。 雪豹善用拼色,比如红色拼绿色且搭配和谐,如果想穿的花花绿绿在人群中脱颖而出,选雪豹准没错。
-
不足:寒冷天气汗湿后体感不好,旧款长裤裤腰、长袖下摆随运动滑动,旧款配色较少
优点:质量好耐用,面料氨纶含量高压缩性强,排汗性能好
综合:压缩衣三巨头之一(另外两个是2XU和CWX),产品结实耐用,logo印花会随着存放时间而洗掉。 穿着A400长裤长袖跑过几场百公里赛事,经历过草叶、树枝、登山杖多次长时间刮刺,面料依旧坚挺,而主打轻量化的compressport往往一刮就是洞。对10h以上的长时间运动来说,skins压缩衣能减少肌肉抖动,提高肌肉耐力,以此来预防抽筋。但在夜晚环境中,压缩衣湿透后体感温度很低,且没有保暖性,风会带走身体大量热量,容易造成失温。 A200、DNA系列算是A400简配版,其中DNA系列花纹多样,有点过于花哨。恢复系列用于长时间、剧烈运动后穿着休息,来加速肌肉恢复。 其他“配件”如运动短裤等,版型跟面料都一般,不推荐。 skins被收购重新上市后,基础版和旗舰版系列都换了名称,同时加入了很多配色,长裤腰部加了抽绳设计,还没尝试过。
-
不足:定价高昂,价格波动大,配色偏保守,代工厂生产
优点:服装设计巧妙,做工细腻,版型适合国人身材,轻量化,羽绒产品过硬
综合:买过1000蓬羽绒服、GTX白标长裤、GTX宽檐帽、拖鞋等,虽然都是海外代工厂生产,但产品做工都有着日本产品的精致。 1000蓬羽绒服,目前市面上只有RAB、mont-bell少数几个品牌在售,蒙特贝尔这件130g的超轻重量(30g的充绒量),打包体积只有一个苹果大,干燥环境中,保暖性秒杀抓绒、P棉。但产品定价过高,4000+的价格即便打对折也要2000,日常穿着实在是肉疼。性价比上还是国产高,挪克等品牌仿造的同款,价格只要600+,性能上基本达到了蒙特贝尔的80%。当然一分钱一分货,蒙特贝尔在面料上、做工上均优于挪克,国产的1000蓬也怀疑虚标。 GTX白标长裤,防水指数达到了30000mm(怀疑日标),单纯的白标不防水,蒙特贝尔这件复合了尼龙,裤脚简单的弹力绳设计起到收紧固定的作用,同时减轻了克重,83g的重量比多数短裤还要轻,作为by UTMB赛事强装和应急雨裤再合适不过。
-
不足:底蕴不足,产品线少,国内捧得太高。仿品太多,假货泛滥
优点:用料扎实,做工过硬,标志独特
综合:国内外的价格歧视:国内的高定价、国外的高折扣,营造出一种海淘捡到便宜的错觉,成就了鸟在当前的国内户外市场地位。国人习惯了第一思维,什么都要讲究个第一,而且是先定性,后评价;在这样的思维体系下,既然鸟是“第一”,那鸟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,只能说信仰无价。可实际上,户外涵盖了方方面面,鸟的产品线太少,很多产品都没有遑论第一?愈演愈烈,鸟也成了一种标榜和象征,一件鸟衣加身,不管参不参与户外运动,就是专业资深的体现。 说回产品本身,按用途说↓ 鸟的硬壳确实首屈一指,每英寸16针,窄压胶条且拼接处圆点加固,其他配料也足够可靠。 冬装,尤其黑灰蓝色调的羽绒服(广泛评价钻绒厉害),在机关中备受欢迎,尤其被某位领导穿着后…… T恤、内衣一类,面料的搬运工,都不是自家面料。在轻量化和排汗性上,远远落后于odlo、slab、compressport、xbionic这类使用了梯度拼接工艺的品牌。 按系列说↓ veilance,最开始商务风,换了设计师后又有了些俏皮元素,让人有点摸不清头脑。产品低调,没有logo,但是独特的裁剪,如袖口、后摆的不规则形状很有标志性。面料、设计、做工比常规产品更上一层楼,同样价格也翻了一倍。为了节省成本,产地也开始转移到海外,如何跟标榜加产的westcomb竞争呢? 24h系列,城市户外,配色低调,不如北脸紫标潮流,适合通勤穿着,算是veilance低配版。面料功能性不强,比如只防泼水,体验下来耐用性也一般。 值得一提的是鸟的越野系列(norvan),尤其是鞋子,可以说是站在了萨洛蒙salomon的肩膀上。虽然网上对鸟的徒步鞋、重装鞋评价颇有微词,但在我涉猎较多的越野跑领域,鸟的越野鞋是我使用体验最佳的。防滑性、缓冲性、稳定性均优异,vibram大底与传统鞋带,可以说完美解决了salomon的“缺点”(salomon自家大底,在南方潮湿户外环境中太滑;快速鞋带系统容易松动且鞋口处无法系紧)。从第一代只有一款norvan VT,进化到目前的二代有三款分别是norvan sl、norvan ld、norvan vt,每一款都有防水GTX和不防水两个版本。三款鞋我都穿着体验过,展开说:norvan sl极致轻量化,170g左右的重量与路跑鞋相差无几,太薄的中底带来的缺点是比较硌脚,适合越野高速赛道。(八卦的是,无论是外形还是克重,norvan sl与萨洛蒙s/lab pulsar可以说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);norvan ld与norvan vt实际体验区别不大,两者定价相同且重量相差无几。鸟的说法是norvan ld更均衡,适合综合路面;norvan vt更适合技术路面与攀登路面(前后脚掌落差更大)。除了冬天雪地的使用场景,推荐不带GTX的常规版本(价格便宜、重量轻)。GTX版本的优势是保温性好、易于清洁,但在下雨天或者涉水路面,指望一双低帮越野鞋来防水是不切实际的,既无法阻止奔跑时水坑里的水溅入、也无法阻止过河时水从鞋口渗入;而且GTX的特性,雨水一旦进了鞋子里,也无法排出,致使脚要一直泡在水里。鸟的越野鞋拿来做1-2天的短途徒步鞋也足够舒适。鸟的其他越野产品也有所体验,越野跑冲锋衣有两款,其中一款使用了较为时髦的黑皮shakedry面料,设计上没有新颖之处,跟其他品牌差不多。T恤短裤目前也只试水了女款kapta,没有体验不做评价;应用场景有标注适用于越野跑的T恤和短裤,跟前面提到的缺点一样,非梯度编织、不够轻量化,比萨洛蒙slab、北面flight差了一个档次。水袋包有一款,分为7L、14L两个版本,做工扎实,面料上与萨洛蒙slab、北面flight、compressport、凯乐石飞翼这类水袋包使用的超轻弹性面料不同,采用的网眼透气面料,虽然重量上有所上升,但舒适度不错(水袋包直接跟后背接触,身体出汗也跟着湿透),且使用上更耐造;网眼面料弹性小,所以后背加了两处可以调节的松紧带,用于调节贴合度。缺点是水袋包标配2L水袋而不是软水壶,且鸟家并无软水壶配件出售,对习惯使用水壶的玩家来说需要另配;但是与萨洛蒙同穿一条裤子的始祖鸟越野系列,萨洛蒙的软水壶自然是拿来主义。
-
不足:在潮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品牌重心转移,专业性产品越来越少。 鞋子用的自家鞋底,而不是市面上主流的vibram大底。
优点:S-LAB产品极致的轻量化,配色丰富时尚,多种黑科技加成。
综合:越野界的NO.1,虽然近几年创新上止步不前,各种跨界联名往运动潮流方向发展,但产品影响力还在。全国各地的萨洛蒙月赛普及着越野运动,培育着越野跑者。 强烈安利S-LAB服装,价格虽贵,但件件精品。从买过的s-lab产品来说,T恤、短裤、皮肤衣、腰包、水袋包无一不轻若无物,高端的面料排汗性好,激光打孔、立体剪裁、面料拼接、37°5温控等等工艺一应俱全。版型修身,符合专业选手细瘦的身材;贴合度好,长时间、长距离穿着不会引起摩擦起泡。 S-LAB鞋款最大的问题是用的自家橡胶配方,虽然在干燥路面抓地力优于vibrma,但在南方户外普遍的潮湿环境中防滑性不足,远远落后于当前市面上主流的vibram配方。目前国内越野跑玩家集中浙江、广东等东南沿海一带,越野鞋市场被后来者hoka、altra瓜分严重。
-
不足:品牌被收购后购买不便,目前市面上只剩库存老款,衣服等级区分度不够
优点:做工一流,功能性好,质量过硬,性价比高
综合:按使用环境分为四个温控系列(X-LIGHT、LIGHT、WARM、X-WARM),可按温控等级选择需要的装备,涵盖了从跑步到滑雪,从夏天到冬天大部分运动。 专业的运动内衣,吸湿排汗性能好。外套如皮肤衣、紧身裤等质量也不差。 适度的梯度编织、面料拼接,仔细观察会发现,跑步穿的T恤、长袖保暖在不同部位面料、网眼不同,在腋下后背等等容易出汗的地方,采用了薄面料或激光打孔。与xbionic 整件立体编织不同,odlo更轻薄。 设计好、剪裁一流。立体裁剪,运动时没有束缚感,内衣多为修身款,适合亚洲人身材。 面料多样,买过的几件跑步T恤,用了超薄面料、蜂巢面料、羊毛混纺面料、氨纶面料等等,带来的缺点是产品的档次不太容易区分。面料都混纺了银离子纤维,除臭性能一流。衣服汗湿后,没什么异味,而且效果不会随着洗涤次数增加而减弱。 相比于xbionic、compressport等品牌,定价良心,遇到打折很划算。 最重要的是质量好,五六年前读书时买的跑步T恤,多年穿下来依旧坚挺,上百次的机洗都没有洗变形。
-
不足:配件难购买、商品定价高,国内旗舰店产品少
优点:颜值高、配色多,照明输出稳定
综合:有一款nao,被外观吸引购入,三只大眼睛像极了瓦力。 跟国产奈特科尔、菲尼克斯等一众黑色头灯不同,攀索的头灯外壳色彩丰富,设计也更加美观。 本来担忧nao防水指数IPX4不高会进水,大雨中使用后没有任何影响,反而标称IPX8的黑钻使用后有进水失灵的现象。 对高速运动比如越野跑来说,头灯照明的稳定输出最为重要,行进过程中头灯突然变暗会带来极大的危险,特别在越野跑技术路段的下坡过程中。续航短可以通过多带电池来解,就nao头灯而言,标配的2300MA+的电量即便在气温低续航下降的户外环境中使用,也能保持6h的自适应高亮度照明。 nao的核心技术是自适应亮度调节(在近距离如低头时调低亮度,在望向远方时调高亮度)来延长续航,实际体验下来,虽然没有苹果系统那么丝滑,但1s左右的延迟基本不会影响高速行进。 nao灯泡与电池前后分体的设计,用于平衡重量。头顶有额外的固定带,没有前置一体式头带头灯的紧绷束缚感,且不易松动,佩戴过程中无需调节。 相比于干电池头灯,锂电池输出稳定,在耗光电量前,亮度基本不会衰减,推荐首选。
-
不足:瑞典品牌都过分注重环保,产品的功能性有受影响
优点:结实耐用抗造、皮LOGO标志精致独特
综合:真爱粉。狐狸的产品大大小小买过几十件了,从kanken开始,登山包、旅行包、夹克、冲锋衣、羽绒服、棉服、衬衫、毛衣、长裤,乃至一些小物件如卡包、洗漱包,各类产品店里有的基本都尝试过。 品牌slogan不是什么“瑞典皇室御用”,而应该是“走出去才是户外”。 有人评价说北极狐不够专业,实际上对大多数人来说,户外就是周末节假日去郊区、山区古道一日20km内短途游、登山,或者露营。这样的环境下,用不到几万防水系数的冲锋衣。多数人的问题是装备买的够专业,而没有走出城市走进户外。 复古面料G1000,面料为65%聚酯纤维与35%棉纤维混纺梭织,面料织的足够密,能够防泼水,与巴宝莉的棉大衣类似。面料可以通过打蜡来增加防水性,与barbour类似。刚开始使用时体验过打蜡,但过程较为繁琐,且洗涤后会洗掉。G1000面料延伸出很多系列,区别在于厚度。面料有着绝佳的透气性与棉制品的舒适度,最大的优点是耐磨性好,五六年户外走下来,随便丛林里硬穿,也不怕针刺划破,即便扎出小洞,因为面料本身不需要防水,衣服也就不受影响。有条长裤被扎破几个小洞,找裁缝补了,补丁与复古的面料搭配,反而别具风味。面料色彩饱和度低,在城市中穿着有些违和,有些暗沉;但在户外环境中,无论是夏天的绿叶,还是秋天的落叶,都能与环境融为一体。想起品牌有一则广告,说从环保角度考虑,北极狐的夹克不建议买第二件,因为一件夹克就足够几十年了,甚至可以传承,实际体验确实如此。 实际上,北极狐也是有性能装备的。冲锋衣裤使用的eco-shell面料有着比gore-tex pro更优异的性能,防水透气指数达到了30000mm/26000mm。不过因为衣服使用环保材料处理,表面的防泼水效果没有gtx硬壳好。 值得一提的是北极狐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徒步大会,如瑞典的国王之路,香港的麦理浩径。跟越野跑赛事不同,徒步活动是没有排名、没有竞争的漫游。参与者可以尽情放松,慢下来、慢慢走,欣赏风景,贴近自然,享受纯粹的户外山野。
-
不足:国内售价高,亚马逊海外购价格优势明显
优点:包裹性好,产品耐用,颜色多样
综合:就x-socks质量和性能来说,几百元一双的价格物有所值。 本人几双x-cocks袜子,跑过几场百公里,硬穿过各种杂草地,一年下来同价位的compressport豆豆袜已经报废掉三双,x-socks袜子每双都依然坚挺。 突出的优势是包裹性,即便下雨天袜子全湿透,30km下来也不会磨泡。耐磨性好,百公里越野下来袜子脚跟不会磨破。袜子的不同部位编织的松紧度不同,可以看到,运动前与运动后袜口的标志位置没有任何移动。袜子没有松动,运动过程中也就不需要调整。 正品包装上有可以揭开的防伪标,且二维码可以官网注册,仔细辨别。